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一辑

    人若始终依止一师,且一味地依师所教,不敢稍加逾越,其胸襟识见将受局限,对于“法”,不能有超拔的悟证。此乃古人除了“依师”之外,为了拓展视野而行脚天下,为了汲取佛法奥义而 览群经的原因。正如起信论说,佛法有因有缘,因缘具足,乃得成办。  这种“依师”、“行脚”、“研经”的模式,几乎是佛子修学的惯性思惟,但时至今日,究竟代表什么意义呢?于兹叙明如次:  一、依师─佛在世时,依止于佛;佛灭后,依止道眼明师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170224.html
  •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

    或据经中译音持念,或别依师学梵文原音持念,皆可。或念全咒 一百八遍。或先念全咒七遍,继念心咒一百八遍,后复念全咒七 遍。心咒者,即是咒中“唵”字以下之文。未经密宗阿阇黎传授, 不可结手印。擅结者,有大...

    弘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1839522.html
  • 闻思修慧与四依

    受奉  行。这即是以佛语具三相来考辨。释尊或专约教典,说「以经为量」。或  专约法义,说「三法印」。或专约戒行,说「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」。  这依法不依人,是佛法慧命所寄,是古代佛法的考证法。在依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2839757.html
  • 藏传佛教言与手印 (诺那呼图克图法语)

    义愚夫辈。  彼常漂溺生死流,未出秽苦之愚夫。应哀悯彼令依师,得师加持而解脱。  嗟乎 流转轮回者,毫无利益唯是苦。有所作亦无义利,观心最殊胜。  若离执计是见王,若无散乱是修王,若无作求是行王,若无所住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3240355.html
  • 闻思修三慧与四预流支

    这即是以佛语具三相来考辨。释尊或专约教典,说「以经为量」。或专约法义,说「三法印」。或专约戒行,说「波罗提木叉是汝大师」。 这依法不依人,是佛法慧命所寄,是古代佛法的考证法。在依师修学时,这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0048021.html
  • 有关静安寺史料记载

    自吴赤乌年。”钱(才鼎)《静安八咏事迹》中述“赤乌碑”:“孙吴赤乌中,天竺僧康僧会始入建业,创寺曰建初,华亭继有重玄,勒碑记事。宋祥符间,教名静安。至嘉定依师以址薄江,迁是地,碑未徒,而水啮没之。”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449962.html
  • 佛教制度和生活的中国化

    物宗,学兼三藏,所制僧尼规范,佛法宪章,条为三例:一曰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;二曰常日六时,行道饮食唱时法;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。天下寺舍,遂则而从之。”又魏晋时沙门依师为姓,姓各不同。道安认为,“大师之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12955971.html
  • 六祖大师缘起外纪

    直至曹溪。时荆州通应律师与学者数百人,依师而住。师至曹溪宝林, 堂宇湫隘,不足容众。欲广之。遂谒里人陈亚仟,曰:老僧欲就檀越求坐具地,得不?”仟曰:“和尚坐具几许阔?”祖出坐具示之,亚仟唯然。祖以...

    法海等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3061511.html
  • 道安法师对中国佛教的贡献

    ,跟随他的僧众就达数千人。僧人多了,僧人的姓也出现混乱。魏晋时期的沙门都是依师而姓,如竺法护,就是天竺人;安世高,就是安息国的,他认为“大师之本,莫尊释迦”,所以说僧人应该以释姓而命名。他的想法只推理...

    常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1883167.html
  • 诸家大手印比较(十一)

    无间,谓得见道。彼又以证诸法离戏,离烦恼修断垢故,得修道二无垢地。心离生灭,本来已具,依师加持之光,而现证故,谓为得发光三地。于彼离根之证,出生佛之一切功德,成就利生,故得所谓焰慧四地,以彼空悲双融了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021085447.html